德國軍備百廢待舉

■德國軍備殘破不堪引起國際關註,但政府遲遲不願提高國防支出,因為二次大戰後國內反戰情緒至今未減。


■Despite rising awareness of their military's defects and of rising security risks from Iraq to Russia, Germans are showing little sigh of supporting more investment in their armed forces.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9月底德國首位女性國防部長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參訪伊拉克,而德國政府在同日指派另一批軍官前往伊拉克協助庫爾德斯坦士兵對抗伊斯蘭國叛亂份子,但當天隻有范德賴恩如期抵達,原因是載送德國軍官的飛機故障。

無獨有偶,媒體也在近日揭露德國國防軍備殘破不堪的內幕。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國會報告內容,德國海軍持有的43架直昇機中隻有7架能飛,而4艘潛水艇中隻有1艘能動月餅成型機

德國身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又在國際外交舞臺擔任要角,其國防設備嚴重短缺令外界感到驚訝,但外界更加不解的是德國人民對此反應異常淡定,甚至不覺得政府有提高國防支出的必要。政壇皆推崇和平主義

一名47歲德國教師堤普(Barbel Teepp)表示:「國內有許多方面都比國防更急需資金,例如教育。」

另一名拒絕透露姓氏的25歲科技大學學生馬文(Marvin)不僅反對政府提供武器支援伊拉克對抗伊斯蘭國,也反對提高國防支出,因為德國若進一步介入國際烘焙設備介紹衝突,「遲早有天會自食惡果」。他表示:「我怕有天柏林也會遭到炸彈攻擊。」

馬文一語道出許多德國人民的心聲。儘管國會報告曝光後引來大批媒體批評范德賴恩管理不當,卻不見國內興起提高國防支出的聲浪。

柏林自由大學政治科學系教授紐哲波爾(Gero Neugebauer)表示:「大傢面對這件事大多一笑置之。我們覺得既然以前不需要這些軍備,那麼以後也不會需要。」

由於二次大戰對德國造成的創傷慘重,以致德國政壇自此無論左派、右派都推崇和平主義。儘管近年來德國在國際外交上逐漸居於主導地位,總理梅克爾始終以控制財政預算為優先考量,而不願輕易擴大國防支出。

去年國防支出僅400億美元

Korber基金會去年調查顯示,德國雖有三分之一民眾支持政府協助化解國際危機,但隻有13%民眾認為該擴大國際軍事部署。國內普遍的反戰意識導致德國去年國防支出隻有4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約1.3%,低於法國的1.9%,更低於美國的4.4%。

華爾街日報引述的9頁國會報告指出,德國國防部至今還在使用1960年台中食品機械代的運輸機和海王直昇機,不難想像為何德國軍官會因飛機故障而到不瞭伊拉克。

德國媒體Bild在國會報告曝光後曾向范德賴恩提問:「德國軍隊是否隻剩一群廢物?」范德賴恩對此表示:「德國軍隊隨時做好戰鬥準備,而這點可從全球正在進行的17項軍事任務獲得證實。」

范德賴恩坦言,國防部的短期目標是加強軍備維修並避免武器製造延誤,但中期目標的確需要擴大支出才能達成。

包括德國在內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已在9月簽署非強制性的軍備擴充協議,目標使各國國防支出占GDP比重提高至2%,但在德國人民反戰情緒未減的情況下,多數官員預期梅克爾不會貿然遵守協議。

(工商時報)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傢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相關連結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arrow
arrow

    mdu186wo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